【育兒百科】掌握四個積極暗示幫助培養(yǎng)不錯孩子
有些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聽話、有很多壞習慣,有太多這樣那樣的毛病。當你出現(xiàn)這種心理時, 一定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給孩子的心理暗示是否積極?只有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才能夠刺激孩 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長。
1、借助神態(tài)表情肯定孩子
不同的眼神和不同的關注方式會給孩子不同的心理感受。當寶寶在活動表現(xiàn)好的時候,媽媽給寶寶贊賞、肯定、微笑的眼神,讓寶寶體會到成功的愉悅;當寶寶在活動中遇到挫折時,給孩子鼓勵、安慰、愛撫的目光,讓寶寶感受到勇氣和力量。這些飽含情感和愛的積極暗示,能對孩子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
2、學會對別人說“我的孩子真行”
孩子也好面子,父母在與別人談及孩子時,千萬不能“謙虛”,而是應當將孩子好的一面“驕傲地”展示給別人。例如,你可以告訴別人:“我家孩子今天又得了一朵小紅花了”“我家孩子很懂得孝敬老人,有好吃的總是讓爺爺奶奶先吃”等等。盡管這些話不是直接對孩子說的,但孩子聽在耳里,記在心上。他們就會在父母的這種積極的暗示下,將父母的話作為自己的行為標準來作出進一步的努力。正如樂樂,雖然平時不愛吃蔬菜,但媽媽不但給他留足了面子,讓樂樂對媽媽充滿信任,也愿意實現(xiàn)媽媽的期望。
3、父母的行為舉止要樹典范
家長是孩子的優(yōu)先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孩子,為孩子所效仿。家長自覺排隊,用行為暗示孩子,插隊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在公共場所不隨地亂丟果皮紙屑,也會讓孩子學會自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里。同樣,媽媽主動給老人讓座,也會讓旦旦懂得尊敬老人是美德。家長合格的行為舉止都在無形中暗示孩子正確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
4、給孩子積極正面的期待
肖伯納在他90歲壽辰時說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jīng)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與評價經(jīng)常會在言語及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顯現(xiàn)出來。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增加力量、勇氣、信心,從而使行為結果更加完善;消極的心理暗示使人失去力量、氣餒、抑郁,導致行為結果更加不盡人意。
![](http://img4.jiameng.com/2014/04/B1Ii25u17BP3.png)
【育兒百科】親子溝通的8做8不做
【你好公主】掌握四個訣竅成功開好韓式甜品加盟店
![](http://img.hanbaojm.com/2016/09/15727659AE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