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實驗以閱讀為主
朱永新,現(xiàn)任民進副主席,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新教育》、《我的教育理想》、《中華教育思想研究》、《困境與超越———當代教育述評》《心靈的軌跡———本土心理學論稿》等.
朱永新,現(xiàn)任民進副主席,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新教育》、《我的教育理想》、《中華教育思想研究》、《困境與超越———當代教育述評》《心靈的軌跡———本土心理學論稿》等.
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不僅長期束縛著廣大學生,同時也嚴重束縛著教師.這是直接導致我國許多教育問題的根源.經(jīng)典閱讀,讓教師在每天日常的課堂里找到自信和價值,讓學生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習慣,這就是朱永新教授倡導的"新教育".閱讀改變我們的一切閱讀大的意義和價值就是改變,閱讀能夠改變我們的一切.
首先,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閱讀史.我們很少認真地思考,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人的精神成長是怎么成長起來的,這個歷程是怎樣的.軀體的成長更多是受遺傳的支配、遺傳基因的影響,個體的精神成長卻不完全相同,因為人的精神不像身體那樣比較多地可以靠遺傳.我們的精神發(fā)育歷程就是人類整個精神發(fā)育歷程的縮影.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要重復自己的祖先經(jīng)歷的過程,都要重新拿起圖書閱讀.初次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是混沌的、朦朧的,因此必須經(jīng)過人類精神發(fā)育歷程的一個一個階段,才能達到一個時代的精神水平,而這是靠人類偉大的著作保存下來的.和孔子、孟子等人的經(jīng)典對話,才能達到他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高度,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交流,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境界.人類精神的階梯就是這樣隨著閱讀不斷前行的,每一個當代人都是重復著前人的歷程.如果沒有這樣的重復,我們的精神就會退化、就會衰落,甚至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還不如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可能還不如以前的歷史發(fā)展階段,所以個人的智慧、思想、個人精神的成長是需要從閱讀過程才能產(chǎn)生的.
所以我說,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個體的心靈成長,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發(fā)育,閱讀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因為人的生命長度有基因、保健等各種元素,但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群秃穸?閱讀不能改變我們的長相,但可以改變?nèi)说钠肺缓蜌庀?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覺得他很厚重,他可以給你很多智慧.人的相貌基于遺傳無法改變,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閱讀而從容氣象萬千.人的閱讀,對個體的精神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這也是我在很多場合不斷強調(diào)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將閱讀看作是個體的行為.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閱讀一律不僅是個體的行為.前不久我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應該將全民閱讀提升到戰(zhàn)略的高度來認識.我提出,一個、一個民族的競爭力不是取決于人口的數(shù)量,而是取決于人口的質(zhì)量,而人口的質(zhì)量取決于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對于一個的軟實力、對于一個后來的競爭力是起著關鍵的作用.
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幾乎所有快速成長的時代一樣,有很多問題.首先就是面臨著共同價值崩潰的危險.隨著漢堡店、炸雞店、牛仔褲不斷進入,他們的思想、價值也來了,但是我們的鞋子、服裝出口時,我們的價值并沒有同時輸出,因為現(xiàn)在我們自己還沒有真正地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園、共同的價值體系.當今的社會缺乏共同語言,而缺乏共同的語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標準和共同的價值觀呢?共同的語言從哪里來,這需要我們了解自己的歷史,了解世界文明的經(jīng)典,只有共同的閱讀、共同的生活,才能擁有共同的語言.不等于說生活在一起就有共同的語言,很多夫妻同床異夢,很多教師和學生在一起,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他們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思想和價值,只是一盤散沙,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密碼、沒有共同的閱讀.閱讀恰恰是能夠形成我們這個民族共同的語言和共同密碼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這個時代非常迫切需要共同的閱讀,形成這個民族的共同核心價值體系.
我很喜歡的《朗讀手冊》,里面有一句話,"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工具,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殲滅它們."對于一個民族來說,閱讀后來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工具,我想它也是上升到一個的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閱讀.
第三,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很多人說,我們不是天天在讀書嗎?天天都有教科書、教輔書.但這并不是我們所提倡的真正意義上的書,我說這些書多相當于母親的乳水,母親的乳水很重要,安全、容易吸收,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終身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個發(fā)育不良的孩子.孩子在兩三歲之后就要開始自主進食,甚至于更早.學校教育尤其是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率的課堂教育方式,將人類的知識高度地集約化、效率化和組織化,在的時間內(nèi)教給我們的孩子,作用就相當于母乳,容易吸收、營養(yǎng)豐富、安全,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只看教科書、教輔書,他一定是精神發(fā)育不良的孩子,因為教科書、教輔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tài)的東西,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如果離開了自主閱讀,離開了真正經(jīng)典的閱讀,就不可能走得很遠.
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學校教育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興趣和能力,如果一個學校的教育將這個問題解決了,主要的教育任務就完成了.如果我們的一個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歷程中,還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旦他離開校園就將書永遠地丟棄在一邊,教育一定是失敗的.相反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普普通通,但是對閱讀養(yǎng)成了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了終生學習和閱讀的習慣,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學校教育實際上不僅僅像母乳一樣給我們初次的滋養(yǎng),重要的是閱讀讓我們學會了自主飛翔.
一個人的精神饑餓感應該在中小學形成.古代的士大夫說"三日不讀則面目可憎",因為就是有精神的饑餓感.人生的很多習慣、很多能力的養(yǎng)成是有關鍵時期的,精神饑餓感的形成也是有關鍵時期,人生的很多能力在某一個時期適當?shù)卮碳?一學習就掌握了,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當然不是說中小學沒有養(yǎng)成這種習慣今后則不可能,只是困難了.
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我們學生的圖書是很可憐的,我這里有一些數(shù)據(jù).我國每年出版的圖書不下30萬種,但是戶均消費圖書只有1.75本,作為世界上大的圖書生產(chǎn)國,我們卻又是人均閱讀量較少的之一.不僅僅是普通民眾,大學生也沒有閱讀習慣.據(jù)復旦大學的一個調(diào)查,大學生閱讀本專業(yè)經(jīng)典著作的,只有15.2%;閱讀人文社會科學經(jīng)典著作的,僅有22 .8%;閱讀專業(yè)期刊的,只有9 .3%;閱讀外文文獻的,只有5.2%.從我的感覺,可能這些數(shù)據(jù)還有水分.美國的大學生平均每周閱讀量至少是500頁,美國大學是怎么上的呢?不是滿堂灌,不是學生"課堂上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美國大學是首先閱讀,在有共同語言、共同密碼的情況下進行接下來的課程,我們的老師甚至是30年都拿著同樣的備課稿,我們說是"拿著教育的舊船票每天重復昨天的故事".
第四,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麗的城市.城市的美麗固然需要靠它的外表、建筑、規(guī)劃,但是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麗,還是靠這座城市的人的品位和氣質(zhì).人的品位和氣質(zhì)靠什么?重要的就是閱讀.我們認為,好的秀的城市就應該擁有善于閱讀的市民.廣州也讓我很感動,今天所有公眾論壇的聽眾朋友都是自發(fā)而來的,這說明,至少大家對閱讀是有一種特有的情緣.
要讓孩子讀書,首先是讓教師讀書,因此有了新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三專"項目———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教師專業(yè)閱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yè)寫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因為反思是很好的攀升模式.同時,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是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
沒有教師對于閱讀的熱愛,就很難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沒有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閱讀,就很難形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如果沒有教師的閱讀,就沒有教師的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與發(fā)展.閱讀經(jīng)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fā)展的基礎.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yǎng),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沖擊與交流.
對于任何一個具體的專業(yè)領域而言,存在著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專業(yè)發(fā)展,必然會經(jīng)歷一種"浪漫→準確→綜合"的有機過程;每一門類知識的掌握,都存在著一條由淺入深的路徑;對每一個教師而言,都存在著一條難得的閱讀路徑;在特定的發(fā)展階段中的具體老師,面對特殊的場景,一定有一本適合他閱讀的書.我們對很多不錯教師進行了跟蹤,我們要求每一個教師反省自己的閱讀史,將他所有閱讀過的書寫下來,進行分析.比如說一個數(shù)學教師,應該有數(shù)學本體性知識,占到50%,還有人文科學知識占到20%,教育學心理學及職業(yè)認同的知識占到30%.我們努力幫助每一個教師設計自己的路徑.
新教育實驗強調(diào)關注"根本書籍",即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和形成其專業(yè)思維方式的經(jīng)典書籍.成為一個教師的根本書籍意味著,他能夠深刻地理解這本書,而這本書也成為他思考教育教學問題以及閱讀根本書籍的原點.構成一個老師思考原點的原典書籍的高度,往往會影響到這個老師的學術高度.
很多人都說我們每天教的課堂都一樣,都是跟孩子們講同樣的東西,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孩子們每天都在變化,課堂每天都在變化,這些東西你一天記下來沒有意義,但是只要你用心,一天一天累積下來,就會成為美麗的圖景,經(jīng)過串聯(lián)就會成為美麗的項鏈.我們對不錯教師的評價,不是評價他說寫了多少著作,也不是評價他上了很多公開課,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孩子的生命當中去,他真正用多少的精力和時間在課堂里讓孩子得到真正意義的成長,所以我們看他的寫作,更多也是看每天發(fā)生在日常教育生活情景中的寫作.
新教育實驗認為,打破教師之間的隔膜,形成對話的傳統(tǒng),在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的基礎上,借助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總而言之,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而閱讀能夠喚醒這種蘊藏著的美好與神奇.教育又是給予,無論是民族文化的特質(zhì),還是普世文明的價值,都需要教師和家長按符合生命成長的規(guī)律,慢慢地閱讀,故事傳授給孩子.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讓閱讀成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讓閱讀成為我們的戰(zhàn)略!
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不僅長期束縛著廣大學生,同時也嚴重束縛著教師.這是直接導致我國許多教育問題的根源.經(jīng)典閱讀,讓教師在每天日常的課堂里找到自信和價值,讓學生養(yǎng)成終生閱讀的習慣,這就是朱永新教授倡導的"新教育".閱讀改變我們的一切閱讀大的意義和價值就是改變,閱讀能夠改變我們的一切.
首先,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閱讀史.我們很少認真地思考,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人的精神成長是怎么成長起來的,這個歷程是怎樣的.軀體的成長更多是受遺傳的支配、遺傳基因的影響,個體的精神成長卻不完全相同,因為人的精神不像身體那樣比較多地可以靠遺傳.我們的精神發(fā)育歷程就是人類整個精神發(fā)育歷程的縮影.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要重復自己的祖先經(jīng)歷的過程,都要重新拿起圖書閱讀.初次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是混沌的、朦朧的,因此必須經(jīng)過人類精神發(fā)育歷程的一個一個階段,才能達到一個時代的精神水平,而這是靠人類偉大的著作保存下來的.和孔子、孟子等人的經(jīng)典對話,才能達到他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高度,和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交流,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境界.人類精神的階梯就是這樣隨著閱讀不斷前行的,每一個當代人都是重復著前人的歷程.如果沒有這樣的重復,我們的精神就會退化、就會衰落,甚至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還不如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可能還不如以前的歷史發(fā)展階段,所以個人的智慧、思想、個人精神的成長是需要從閱讀過程才能產(chǎn)生的.
所以我說,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個體的心靈成長,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發(fā)育,閱讀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因為人的生命長度有基因、保健等各種元素,但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群秃穸?閱讀不能改變我們的長相,但可以改變?nèi)说钠肺缓蜌庀?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你覺得他很厚重,他可以給你很多智慧.人的相貌基于遺傳無法改變,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閱讀而從容氣象萬千.人的閱讀,對個體的精神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這也是我在很多場合不斷強調(diào)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將閱讀看作是個體的行為.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閱讀一律不僅是個體的行為.前不久我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應該將全民閱讀提升到戰(zhàn)略的高度來認識.我提出,一個、一個民族的競爭力不是取決于人口的數(shù)量,而是取決于人口的質(zhì)量,而人口的質(zhì)量取決于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對于一個的軟實力、對于一個后來的競爭力是起著關鍵的作用.
我們所處的時代,和幾乎所有快速成長的時代一樣,有很多問題.首先就是面臨著共同價值崩潰的危險.隨著漢堡店、炸雞店、牛仔褲不斷進入,他們的思想、價值也來了,但是我們的鞋子、服裝出口時,我們的價值并沒有同時輸出,因為現(xiàn)在我們自己還沒有真正地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園、共同的價值體系.當今的社會缺乏共同語言,而缺乏共同的語言,又怎么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道德標準和共同的價值觀呢?共同的語言從哪里來,這需要我們了解自己的歷史,了解世界文明的經(jīng)典,只有共同的閱讀、共同的生活,才能擁有共同的語言.不等于說生活在一起就有共同的語言,很多夫妻同床異夢,很多教師和學生在一起,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他們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思想和價值,只是一盤散沙,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密碼、沒有共同的閱讀.閱讀恰恰是能夠形成我們這個民族共同的語言和共同密碼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這個時代非常迫切需要共同的閱讀,形成這個民族的共同核心價值體系.
我很喜歡的《朗讀手冊》,里面有一句話,"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工具,我們要在它們消滅我們之前殲滅它們."對于一個民族來說,閱讀后來是消滅無知、貧窮與絕望的工具,我想它也是上升到一個的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閱讀.
第三,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很多人說,我們不是天天在讀書嗎?天天都有教科書、教輔書.但這并不是我們所提倡的真正意義上的書,我說這些書多相當于母親的乳水,母親的乳水很重要,安全、容易吸收,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終身都吃母乳,我相信他肯定是一個發(fā)育不良的孩子.孩子在兩三歲之后就要開始自主進食,甚至于更早.學校教育尤其是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率的課堂教育方式,將人類的知識高度地集約化、效率化和組織化,在的時間內(nèi)教給我們的孩子,作用就相當于母乳,容易吸收、營養(yǎng)豐富、安全,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只看教科書、教輔書,他一定是精神發(fā)育不良的孩子,因為教科書、教輔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tài)的東西,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如果離開了自主閱讀,離開了真正經(jīng)典的閱讀,就不可能走得很遠.
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學校教育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興趣和能力,如果一個學校的教育將這個問題解決了,主要的教育任務就完成了.如果我們的一個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歷程中,還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旦他離開校園就將書永遠地丟棄在一邊,教育一定是失敗的.相反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普普通通,但是對閱讀養(yǎng)成了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了終生學習和閱讀的習慣,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學校教育實際上不僅僅像母乳一樣給我們初次的滋養(yǎng),重要的是閱讀讓我們學會了自主飛翔.
一個人的精神饑餓感應該在中小學形成.古代的士大夫說"三日不讀則面目可憎",因為就是有精神的饑餓感.人生的很多習慣、很多能力的養(yǎng)成是有關鍵時期的,精神饑餓感的形成也是有關鍵時期,人生的很多能力在某一個時期適當?shù)卮碳?一學習就掌握了,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當然不是說中小學沒有養(yǎng)成這種習慣今后則不可能,只是困難了.
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我們學生的圖書是很可憐的,我這里有一些數(shù)據(jù).我國每年出版的圖書不下30萬種,但是戶均消費圖書只有1.75本,作為世界上大的圖書生產(chǎn)國,我們卻又是人均閱讀量較少的之一.不僅僅是普通民眾,大學生也沒有閱讀習慣.據(jù)復旦大學的一個調(diào)查,大學生閱讀本專業(yè)經(jīng)典著作的,只有15.2%;閱讀人文社會科學經(jīng)典著作的,僅有22 .8%;閱讀專業(yè)期刊的,只有9 .3%;閱讀外文文獻的,只有5.2%.從我的感覺,可能這些數(shù)據(jù)還有水分.美國的大學生平均每周閱讀量至少是500頁,美國大學是怎么上的呢?不是滿堂灌,不是學生"課堂上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美國大學是首先閱讀,在有共同語言、共同密碼的情況下進行接下來的課程,我們的老師甚至是30年都拿著同樣的備課稿,我們說是"拿著教育的舊船票每天重復昨天的故事".
第四,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麗的城市.城市的美麗固然需要靠它的外表、建筑、規(guī)劃,但是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麗,還是靠這座城市的人的品位和氣質(zhì).人的品位和氣質(zhì)靠什么?重要的就是閱讀.我們認為,好的秀的城市就應該擁有善于閱讀的市民.廣州也讓我很感動,今天所有公眾論壇的聽眾朋友都是自發(fā)而來的,這說明,至少大家對閱讀是有一種特有的情緣.
要讓孩子讀書,首先是讓教師讀書,因此有了新教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三專"項目———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教師專業(yè)閱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專業(yè)寫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因為反思是很好的攀升模式.同時,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是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
沒有教師對于閱讀的熱愛,就很難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沒有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閱讀,就很難形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如果沒有教師的閱讀,就沒有教師的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與發(fā)展.閱讀經(jīng)典,與過去的教育家對話,是教師成長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教育思想形成與發(fā)展的基礎.教師讀書不僅是尋求教育思想的營養(yǎng),教育智慧的源頭,也是情感與意志的沖擊與交流.
對于任何一個具體的專業(yè)領域而言,存在著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專業(yè)發(fā)展,必然會經(jīng)歷一種"浪漫→準確→綜合"的有機過程;每一門類知識的掌握,都存在著一條由淺入深的路徑;對每一個教師而言,都存在著一條難得的閱讀路徑;在特定的發(fā)展階段中的具體老師,面對特殊的場景,一定有一本適合他閱讀的書.我們對很多不錯教師進行了跟蹤,我們要求每一個教師反省自己的閱讀史,將他所有閱讀過的書寫下來,進行分析.比如說一個數(shù)學教師,應該有數(shù)學本體性知識,占到50%,還有人文科學知識占到20%,教育學心理學及職業(yè)認同的知識占到30%.我們努力幫助每一個教師設計自己的路徑.
新教育實驗強調(diào)關注"根本書籍",即奠定教師精神及學術根基,影響和形成其專業(yè)思維方式的經(jīng)典書籍.成為一個教師的根本書籍意味著,他能夠深刻地理解這本書,而這本書也成為他思考教育教學問題以及閱讀根本書籍的原點.構成一個老師思考原點的原典書籍的高度,往往會影響到這個老師的學術高度.
很多人都說我們每天教的課堂都一樣,都是跟孩子們講同樣的東西,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孩子們每天都在變化,課堂每天都在變化,這些東西你一天記下來沒有意義,但是只要你用心,一天一天累積下來,就會成為美麗的圖景,經(jīng)過串聯(lián)就會成為美麗的項鏈.我們對不錯教師的評價,不是評價他說寫了多少著作,也不是評價他上了很多公開課,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孩子的生命當中去,他真正用多少的精力和時間在課堂里讓孩子得到真正意義的成長,所以我們看他的寫作,更多也是看每天發(fā)生在日常教育生活情景中的寫作.
新教育實驗認為,打破教師之間的隔膜,形成對話的傳統(tǒng),在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的基礎上,借助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總而言之,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而閱讀能夠喚醒這種蘊藏著的美好與神奇.教育又是給予,無論是民族文化的特質(zhì),還是普世文明的價值,都需要教師和家長按符合生命成長的規(guī)律,慢慢地閱讀,故事傳授給孩子.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讓閱讀成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讓閱讀成為我們的戰(zhàn)略!
我對教育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用戶動態(tài)
相關閱讀
![](http://img.hanbaojm.com/2024/10/q0DB10pCSV7p.png)
東北水餃加盟費多少
說到水餃相信大家伙都比較的熟悉了,水餃是我國經(jīng)典的特色美食具有悠久的美食文化傳承,在南北地區(qū)有著不同類型的水餃美食,深受諸多消費者的喜愛,說
![](http://img.hanbaojm.com/2024/10/b6Z0ul4g22eI.png)
水餃加盟得多少錢
水餃,不只是一種餐品,更是一種團圓與喜慶的象征,逢年過節(jié)親友團聚的時候,餐桌上總是會出現(xiàn)一份熱氣騰騰的餃子。
淮南牛肉面加盟多少錢
淮南牛肉面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健康的食材搭配,在中式快餐市場中脫穎而出。隨著健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加盟淮南牛肉面成為許多加盟者的好選擇。本文將為您
![](http://img.hanbaojm.com/2024/12/2p8V773QaHr4.jpg)
廚房電器加盟費多少
廚房電器行業(yè)作為家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的關注。然而,加盟廚房電器的費用因品牌、店鋪面積、城市級別等因素而異,選擇合適的品牌
![](http://img.hanbaojm.com/2024/10/D9H19797I8Q7.png)
怎么樣加盟面包房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對于面包房的需求量都很大,無論是定制蛋糕還是購買新鮮的面包,這里都是很好的選擇,每天都能給大家供應新鮮的面包,糕點系列產(chǎn)品,滿足
免費咨詢
加盟店排行榜
獲取加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