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意義
《周易》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勵之語,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茲舉數(shù)例如下。
《周易》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勵之語,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茲舉數(shù)例如下。
“亢龍有悔”。《乾》卦中,以龍來比喻君子,從初爻到上爻,描述了“龍”從潛伏到現(xiàn)于田、躍于淵、飛于天以至到“亢”的極高的過程,以此來比喻人的事業(yè)由小到大,地位從低到高的境況。值得注意的是,“龍”從潛伏到飛于天,其爻辭或為“無咎”,或為“利”等,而到了“上九”的位置時,卻出現(xiàn)了“上九,亢龍有悔”的推斷?;诩从羞^失、不幸的意思。為什么“亢龍有悔”?《易·乾·文言》解釋說:“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又說:“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币虼恕翱糊堄谢凇睅Ыo我們的訓誡是:第 一,人居高位時,易脫離群眾,出現(xiàn)“高而無民”的情況,宜戒之;第二,高位,既是權力集中的中心,也常是矛盾集中的焦點,往往會“高處不勝寒”,宜慎之;第三,高位往往與成功、名氣、鮮花相伴,容易產(chǎn)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成為“有悔”者,宜警之。
“履霜堅冰至”。履,踐也,人在履霜之時,寒冬將臨,堅冰將至。這句話表面說自然,實際論人生,寓意非常深刻,生動詮釋了人事之吉兇皆由“漸”而來。對此,《易·文言·坤》予以進一步解釋:“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強調“漸”和“積”這兩個概念,并進而提出“知幾”的觀點:“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兇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边@便是警示我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需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謙,亨,君子有終”。在這里,“謙”是指謙虛,“亨”是指亨通,“終”是好結果的意思。說明只要謙,就能亨通獲得好的結果?!吨芤住贩謩e從天道、地道、神道、人道來說明“謙”的道理:“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易·謙·彖》)翻開歷史長卷:商湯、周文王、唐太宗等名君謙卑謹慎、禮賢下士,或取得天下,或贏來王朝的長治久安;而商紂王等人因驕橫專斷,暴虐臣民,致使強盛的王朝毀于一旦。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因謙虛謹慎、自強不息而終成大業(yè);又有多少人因目空一切、驕傲自滿而斷送前程。這是《周易》給予我們的重要警示。
![](http://img.hanbaojm.com/2021/07/G9Dh422x3A52.jpg)
小夫子國學館,創(chuàng)業(yè)加盟好項目
![](http://img.hanbaojm.com/2021/07/0w6Y7I6iW55K.png)
固始小夫子國學館,國學教育傳承經(jīng)典
![](http://img.hanbaojm.com/2021/07/i803RY78116r.jpg)
武安小夫子國學館:培育國學之花
![](http://img.hanbaojm.com/2021/07/66109197gRp1.jpg)
桐鄉(xiāng)小夫子國學館古詩學習大揭秘
![](http://img.hanbaojm.com/2021/07/417t950DgwM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