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鴨脖是湖北武漢有名的傳統(tǒng)小吃,因為起源于漢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鴨脖是將川味鹵方改進后用在鴨脖上,具有四川麻辣風格,香味撲鼻,口感刺激,鮮美無比,所以很快成為了武漢人喜愛的名小吃,僅在精武路一帶就有十幾家店。如今,精武鴨脖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并且形成一些新的流派。
武漢精武鴨脖早源于重慶,1993年,鴨脖生意在武漢興起,2000年以后進入不錯期。從一開始,這個品牌就帶著濃濃的武漢味和十足的市井氣息。目前公認的武漢鴨脖發(fā)源地是漢口精武路。一條窄窄的小巷子,兩邊開滿了鴨脖子店面,成千上百根油光紅亮的鴨脖子就這么擺在攤位上,場面頗為壯觀。
隨著電影《生活秀》的上映,武漢鴨脖子迅速走紅全國。一根鴨脖賣到1優(yōu)惠。其味麻辣鮮咸諸味相映相攜,且味香入骨,食者一吃之下,罷嘴不得,
直至肉啖光骨嚼爛,吸盡湯汁味料,方能依依做罷。鴨鹵件除鴨脖子外還有鴨頭、鴨腸、鴨胗、鴨翅鴨掌、鴨肝等,各有各的妙味。其工藝是將鮮鴨脖子浸泡2小時,多次洗凈,沸水燙5-10分鐘,放鹵料水中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繼續(xù)燜制約一小時,鴨脖子熟爛后撈出,包裝待售。其優(yōu)點是所鹵制的鴨脖子除去了鴨脖子本身的大量腥味,食用時口感極好,鴨脖子香味濃郁、甘香味美、咸中帶甜、香嫩鮮美、紅艷奪目、麻辣香回味無窮,真正做到色、香、味、美、健康無,正如顧客所說精武鴨脖子香,二十八料加老湯。
不過,真正讓精武路鴨脖在全國迅速走紅的,還是有名作家池莉和影星陶紅在不經意間地推動。2002年6月,池莉劇本、陶紅主演的電影《生活秀》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獲佳影片、佳攝影、佳女演員三項大獎,隨后又獲華表獎、金雞獎,成為當時火的影片之一,武漢鴨脖子也跟著沾光,迅速風靡全國。